查看原文
其他

【小南夜读】井的记忆

江南晚报 2021-08-02



每一个周日晚上|小南与你说晚安
文|顾建虹 
原文刊载于2021.07.09江南晚报人文周刊

水是生命之源,生活离不开水。宜兴是水乡,在现代自来水供水前的时光里,宜兴遍地是井。


我的老家在宜兴东南部,靠近太湖。所在村子很大,分八个庄,据说早先是八个兄弟分家而繁衍开来的。我家在头庄,庄里有两口砖砌的大水井,一口正好在我爷爷家后门口。这口井,井沿用整块很大的红石打磨而成,井台用厚厚的青石板铺就,足有一间屋大。井台边缘是麻条石砌的“檐”,高于青石板面。“檐”下凿有暗槽,利于向外排水。这样,在井台洗衣、洗菜后,废水不会渗入水井造成污染。井内水面有3米多深,内壁是用老青砖层层垒上来的,长满了毛茸茸的苔藓,四季常绿。


早晨或傍晚,村上挑水的、洗衣的、洗菜的,村民们相聚在这里,话语不断,笑声也不断。村里的孩童们有时也来井边打水仗、泼水玩,井边成了人们的嬉戏娱乐场。


图源:unsplash


那时候我很小,为了防止我失足落井,家里人吓唬我说:“井里有老虎,小孩过去要被吃掉的!”可就算这样,我还是会围着井栏,偷偷望上一眼。黑咕隆咚的井底水影幢幢,很深,很大,心里既害怕又好奇,鼓足勇气大喊一声,幽幽回响,吓得赶紧逃走。


吊井水绝对是一门技术活:一只手绕着井绳,一只手倒拿着井桶,一扣下去。绳要及时拉,桶便一翻过来,里面就盛了小半桶水,然后轻轻左右一摆,水桶自然倾倒,再一拉一沉,水桶就灌满了清澈的井水,然后站稳脚跟,攥紧绳子,两手一上一下就把水桶提了上来。这说起来容易,但做起来却有点难。


图源:unsplash

1978年夏天的一个午后,奶奶让堂哥打点井水上来洗碗,堂哥因为想着上学,就火急火燎地打水,结果水没打上来,井桶反而掉井里了。他拿了竹竿去打捞,许久都没捞上来,眼看上学要迟到,把竹竿一扔匆忙就走,奶奶只好自己去打捞。由于竹竿短,够不着,奶奶就跪在井边,把整个身体探进井里,结果突发脑溢血,晕了过去。中午大家都上工,井边没人,等到有人发现已经晚了,奶奶就这样走了。那口井成了不吉利井,没人再使用,最后被填没。虽然填没,却而永远沉淀在我心里,隐隐有点痛。


20世纪80年代,我们村几乎家家天井里有口井,我家院子里也打了一口。井是陶管井,用我们宜兴特有的陶管一节节叠起来。井桶也改良成底部有块活动皮片的铁皮桶,吊水时活动片被推翻,水从底口入桶,上提时活动片下合,盖住底孔,使用很方便。这口井在记忆里,还是凉西瓜的好去处。那时的暑假,我们常会在水桶里放一个西瓜沉到井里,睡一个午觉起来,就有冰冰凉凉的西瓜吃了。那沁人心脾的凉,至今都在我的脑海里,挥之不去。


那时晚饭一般是粥,夏天,累了一天的大人们回到家,喝一口薄喽喽的粥,搭一口自己腌的小菜,抿一口啤酒,或许就是劳动过后最惬意的放松方式。而这烧粥的任务,自然落到我身上。用井水烧粥,不但稠而且香,与河水烧的粥不一样,这是村上小伙伴燕大教我的。她神秘地告诉我,我开始还不相信,第二天尝试,看到粥确实变成绿莹莹的,口感如她所说,内心的惊喜就像发明了新东西般自豪。


90年代,由于河水污染,井水又一次发挥重大作用。这时候大家都用皮管井了,我家又翻建了新屋,天井里自然也打了一口皮管井。皮管井井口是全封闭的,很安全。也不用水桶吊水,只要装上水泵上下压,井水就随着皮管自然流出来,更加方便了。后来有了自来水,井水用得少了,仅仅用于大物件的洗刷。井水的特点是越用水越活,不用就发臭。后来皮管井终于臭了,就废弃了。


每口井都有自己的故事,每口井都养育过我们。如今我住到城里,住进高楼,吃喝拉撒全靠自来水,但不忘没有自来水的过去,我们是靠井水养育的,这是一份情怀。


责编:小南
校对:小阮
编审:朱琰
来源:江南晚报,部分图片来源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